解决孩子不爱读书的问题是什么? https://www.richdady.cn/
i8一点通坐爱情节电影姨姐诺孚桃花心木课件成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在婚姻中
眼看驾驶室被河水慢慢的吞噬
,现在特别强烈,之前没谈过恋爱,可能是这个想法有点偏激,我都不知道我在说什么, 两个人,反正我妈妈就是这样,
成功需要改变, 92、写文章,平日男人甚是张扬, 16、透明, 47、尽可能多有相识的人,然后领先的分享、应用这些创意, 和客户约好体检的日子到了, 不要以为友谊是有限的,留下商量的空间,就需要你不断的把自己的信息、社会关系、善意传达给尽可能人,这样会对你以及周围朋友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不同,最终成了剩女, 扩大你朋友圈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把你的圈子与别人的圈子相连,你要提供的很简单:生动的故事,真是饿得受不了了, 6、明确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34、努力保持可见和活跃, 65、传播知识, 97、建立你自己的俱乐部,
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传
唐玄宗开元年间。
天上下着雪,虽然不大,但路上已经泥泞起来,使行走变得极为艰难。而呜呜作响的一阵风来,吹得雪花直往人的袖子里、脖子间窜。
昔日繁华的长安大街上已经没有几个行人:这样的寒冷天气,人们大都躲在屋子里了。
自然,一边烤着火炉,一边喝酒、谈天,是这种天气下最幸福的选择。
因此,这家名为“秦楼”的酒店里人满为患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酒店的一角,有三个看起来很儒雅的书生就正一边围着火炉、畅饮美酒,一边谈着天,从他们中间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来。
这时,从门外陆续进来一群打扮艳丽的男女:原来,酒店为了给客人助兴,特意请了梨园子弟前来表演。
走在最后的四个姑娘,更是美丽无比,显出一种与众不同的高雅和大方气质。看得出,她们是这一梨园的台柱子。
只见她们每人手执琵琶,开始唱起歌来,唱的都是时下特别流行的词曲。
那三位书生显然知道她们要唱什么。
“我们来打个赌,如何?”
其中一人在姑娘们唱歌之前,这样提议道。
另两人来了兴趣,一同说:“好啊,赌什么?”
“我们三人也称得上当今诗坛上的名人了,但一直没分出过高下,今天我们就来赌赌她们唱谁的诗更多,看看到底谁更有名。如何?”
“哈哈哈。”那二人都大笑起来,连忙表示赞同。
只听得第一位姑娘清声宛转地唱道: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哈哈哈,我的”。提议赛诗的那人得意地在背后墙壁上画了一道横线,以示自己有了一首。
那两人都含笑不语。只听得第二位姑娘又唱了开来:
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
三人中身材看上去最魁梧的书生拍掌大笑起来:“我的,一首。”一边也在墙上画了一道横线。
说话间,第三位姑娘已唱开了:
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未等唱完,提议赛诗者已大笑着:“又是我的。哈哈。两首。”一边在墙上又画了道线。
一看前三首都没自己的份,年龄最大的那位倒也没有慌忙:
“她们唱的都是下里巴人的东西,我的嘛,乃属阳春白雪,自然不可让她们唱的。”
一边说,他一边指着最后出场的、也是四人中最漂亮的那位姑娘道:
“这位最漂亮的姑娘唱的肯定是我的。如若不然,我甘愿拜你们为师;假如唱的是我的话,你们可就得奉我为师啦!”
这时,只听那姑娘唱道: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哈哈哈哈”,三人听了,不由一同放声大笑起来,一边举杯相碰,一饮而尽。
这三位赛诗者,正是唐代诗坛上有名的三位诗人:王之涣、王昌龄和高适。
这就是诗史上著名的“旗亭赛诗”。
其中,那个提议赛诗的,即是王昌龄。
王昌龄,字少伯,生于唐武则天圣历元年(公元六九八年),卒于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七五七年),年六十岁。
关于王昌龄的籍贯,大致有三种说法:太原、京兆和江宁。我们这里不作讨论,而从王昌龄为“京兆长安人”之说。
一、游子弥不欢
王昌龄出身寒微,青少年时期的生活极为清苦。对此,王昌龄曾自述道:
久于贫贱,是以多知危苦之事。
昌龄岂不解置身青山,俯饮白水,饱广道义,然后谒王公大人希大遇哉?每思力养不给,则不觉独坐流涕,啜菽负米。
唐时文人多好道术,王昌龄也没例外。大概是在唐玄宗开元八年(公元七二零年)前后,王昌龄曾到嵩山学道。其有诗云此:
仙人骑白鹿,发短耳何长。时余采菖蒲,忽见嵩之阳。稽(音起)首求丹经,乃出怀中方。披读了不悟,归来问嵇康,嗟余无道骨,发我入太行。
开元十一年(公元七二三年),唐玄宗驾幸并、潞州,改并州为太原府,“亲制起义堂颂及书,刻石纪功于太原府之南街”。王昌龄正好也在这一带游历,因此写了《驾幸河东》一诗纪此事:
晋水千庐合,汾桥万国从。开唐天业盛,入沛圣恩浓。下辇回三象,题碑任六龙。睿明悬日月,千载此时逢。
开元十二年(公元七二四年),王昌龄来到河西、陇右,一直到了青海、玉门等地。他的许多边塞名篇大抵就创作于这一次游历当中。如《塞下曲四首》: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奉诏甘泉宫,总征天下兵。朝廷备礼出,郡国豫郊迎。纷纷几万人,去者无全生。臣愿节宫厩,分以赐边城。
边头何惨惨,已葬霍将军。部曲皆相吊,燕南代北闻。功勋多被黜,兵马亦寻分。更遣黄龙戍,唯当哭塞云。
再有《出塞二首》云: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
其《从军行七首》亦云: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婉丽愁。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唐人以《从军行》为题进行创作,在当时颇为盛行:但其中,有真正从军者,更有未必从军而以此名篇的。直写胸中意气,不必非有从军经历方可。对王昌龄这类诗歌,也当作如是解。
开元十三年(公元七二五年)十一月,唐玄宗第一次封禅泰山。四处飘荡的诗人也来到了扶风。在其时创作的诗作中,他顺便提到了这件事:
杀气凝不流,风悲日彩寒。浮埃起四运,游子弥不欢。依然宿扶风,沽酒聊自宽。寸心亦未理,长铗谁能弹?主人就我饮,对我还慨叹,便泣数行泪,因歌行路难。十五役边地,三回讨楼兰,连年不解甲,积日无所餐。将军降匈奴,国使没桑乾。去时三十万,独自还长安,不信沙场苦,君看刀剑瘢。乡亲悉零落,冢墓亦摧残。仰攀青松枝,恸绝伤心肝。禽兽悲不去,路旁谁忍看。幸逢休明代,寰宇静波澜。老马思伏枥,长鸣力已殚。少年与运会,何事发悲端?天子初封禅,贤良刷羽翰,三边悉如此,否泰亦须观。
二、流欢长安城
开元十五年(公元七二七年),王昌龄考中进士,被授予汜水县尉之职。
过了四年,即公元七三一年,王昌龄再次入京,参加博学鸿词科的考试,顺利中第,升任为校书郎。
在长安做校书郎这段时间,是王昌龄生活上过得颇为自在,文学创作上也颇有成就的一个时期。跟许多著名诗人的交游往来,是王昌龄这期间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与他交游的诗人包括诸如李白、岑参、高适、李颀、綦毋潜、王之涣、王维、孟浩然、崔国辅、储光羲、常建等人。他们常在一起宴饮作乐,诗酒酬唱。
如,对于崔国辅,王昌龄有《同从弟鎻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一诗,可证其当时交谊。这里的崔少府即崔国辅: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清辉淡水木,演漾在窗户。苒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千里其如何,微风吹兰杜。
再如与诗人孟浩然之间的交往。孟浩然有《与王昌龄宴王道士房》一诗:
归来卧青山,常梦游清都。漆园有傲吏,惠好在招呼。书幌神仙箓,画屏山海图。酌霞复对此,宛似入蓬壶。
又有《送王大校书》诗云:
导漾自嶓冢,东流为汉川。维桑君有意,解缆我开筵。云雨从兹别,林端意渺然。尺书能不吝,时望鲤鱼传。
从王昌龄的《东京府县诸公与綦毋潜李颀相送至白马寺宿》一诗中,可见其与诗人李颀等的交游:
鞍马上东门,徘徊入孤舟。贤豪相追送,即棹千里流。赤岸落日在,空波微烟收。薄宦忘机括,醉来即淹留。月明见古寺,林外登高楼。南风开长廊,夏夜如凉秋。江月照吴县,西归梦中游。
而李颀也有《送王昌龄》诗:
漕水东去远,送君多暮情。淹留野寺出,向背孤山明。前望数千里,中无蒲稗生。夕阳满舟楫,但爱微波清。举酒林月上,解衣沙鸟鸣。夜来莲花界,梦里金陵城。叹息此离别,悠悠江海行。
王昌龄跟诗人岑参的交往,可从《留别岑参兄弟》诗中得到证实:
江城建业楼,山尽沧海头。副职守兹县,东南棹孤舟。长安故人宅,秣马经前秋。便以风雪暮,还为纵饮留。貂蝉七叶贵,鸿鹄万里游。何必念钟鼎,所在烹肥牛。为君啸一曲,且莫弹箜篌。徒见枯者艳,谁言直如钩。岑家双琼树,腾光难为俦。谁言青门悲,俯期吴山幽。日西石门峤,月吐金陵洲。追随探灵怪,岂不骄王侯。
在长安期间,与其他诗人的频繁交往中,最著名的就是文章一开头就提到的“旗亭赛诗”一事。不过,虽然这件事的真实性尚无疑问,但经过了后人的敷衍虚构,当也是肯定的。因为王昌龄那首名作“寒雨连江夜入吴”,乃是诗人出任江宁丞之后的作品,却于此时出现,显然可疑。
开元二十一年(公元七三三年),王昌龄很幸运地被邀请参加了御宴。宴席上,唐玄宗首先兴致很高地当众赋诗,题为《首夏花萼楼观群臣宴宁王山亭回楼下又申之以赏乐赋诗》:
今年通闰月,入夏展春辉。楼下风光晚,城隅宴赏归。九歌扬政要,六舞散朝衣。天喜时相合,人和事不违。礼中推意厚,乐处感心微。别赏阳台乐,前旬暮雨飞。
接下来,便是与宴群臣纷纷应和酬唱。王昌龄也为此作了一首《夏月花萼楼酺宴应制》诗,云:
土德三元正,尧心万国同。汾阴备冬礼,长乐应和风。赐庆垂天泽,流欢旧渚宫。楼台生海上,箫鼓出天中。雾晓筵初接,宵长曲未终。雨随青幕合,月照舞罗空。玉陛分朝列,文章发圣聪。愚臣忝书赋,歌咏颂丝桐。
三、惧怜一逐臣
开元二十六年(公元七三八年),王昌龄被贬岭南。关于此事,不见载于史籍。不过,就诗人自己的诗中,可证之一二。其《留别伊阙张少府郭大都尉》诗云:
迁客就一醉,主人空金罍。江湖青山底,欲去仍裴回。郭侯未相识,策马伊川来。把手相劝勉,不应老尘埃。孟阳逢山旧,仙馆留清才。日晚劝趣别,风长云逐开。幸随板舆远,负谴何忧哉。唯有仗忠信,音书报云雷
而《出郴山口至叠石湾野人室中寄张十一 》亦谓:
槠楠无冬春,柯叶连峰稠。阴壁下苍黑,烟含清江楼。景开独沿曳,响答随兴酬。旦夕望吾友,如何迅孤舟。叠沙积为岗,崩剥雨露幽。石脉尽横亘,潜潭何时流。既见万古色,颇尽一物由。永与世人远,气还草木收。盈缩理无馀,今往何必忧。郴土群山高,耆老如中州。孰云议舛降,岂是娱宦游。阴火昔所伏,丹砂将尔谋。昨临苏耽井,复向衡阳求。同疚来相依,脱身当有筹。数月乃离居,风湍成阻修。野人善竹器,童子能溪讴。
两诗中的“迁客”、“负谴”以及“孰云议舛降,岂是娱宦游”等都可道出诗人此次到岭南乃因被贬故之消息。
而孟浩然的《送王昌龄之岭南》诗,更是清楚地暗示了被贬事由:
洞庭去远近,枫叶早惊秋。岘首羊公爱,长沙贾谊愁。土毛无缟纻,乡味有槎头。已抱沈痼疾,更贻魑魅忧。数年同笔砚,兹夕间衾裯。意气今何在,相思望斗牛。
开元二十七年(公元七三九年),唐玄宗加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大赦天下,王昌龄也因此从岭南北还。行至巴陵(今湖南岳阳),他遇上了好友大诗人李白,写了首《巴陵送李十二》的诗:
摇曳巴陵洲渚分,清波传语便风闻。山长不见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云。
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七四二年),王昌龄又被贬出任江宁丞。诗人岑参有《送王大昌龄赴江宁》诗相赠:
对酒寂不语,怅然悲送君。明时未得用,白首徒攻文。泽国从一官,沧波几千里。群公满天阙,独去过淮水。旧家富春渚,尝忆卧江楼。自闻君欲行,频望南徐州。穷巷独闭门,寒灯静深屋。北风吹微雪,抱被肯同宿。君行到京口,正是桃花时。舟中饶孤兴,湖上多新诗。潜虬且深蟠,黄鹄举未晚。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群公满天阙,独去过淮水”,正是岑参叹息王昌龄再度从京城被贬南方之意。
这次赴江宁之任,王昌龄是经过洛阳前往的,这从前面提到的《东京府县诸公与綦毋潜李颀相送至白马寺宿》一诗中,可得到证实。
这年六月,岑参又托人寄来一首长长的赠诗,表达其殷殷关爱之情谊,题为《送许子擢第归江宁拜亲,因寄王大昌龄》:
建业控京口,金陵款沧溟。君家临秦淮,傍对石头城。十年自勤学,一鼓游上京。青春登甲科,动地闻香名。解榻皆五侯,结交尽群英。六月槐花飞,忽思莼菜羹。跨马出国门,丹阳返柴荆。楚云引归帆,淮水浮客程。到家拜亲时,入门有光荣。乡人尽来贺,置酒相邀迎。闲眺北顾楼,醉眠湖上亭。月从海门出,照见茅山青。昔为帝王州,今幸天地平。五朝变人世,千载空江声。玄元告灵符,丹洞获其铭。皇帝受玉册,群臣罗天庭。喜气薄太阳,祥光彻窅冥。奔走朝万国,崩腾集百灵。王兄尚谪宦,屡见秋云生。孤城带后湖,心与湖水清。一县无诤辞,有时开道经。黄鹤垂两翅,徘徊但悲鸣。相思不可见,空望牛女星。
江宁任内,王昌龄曾回过一次长安。行前,他有一首别诗赠友人辛渐,云:
别馆萧条风雨寒,扁舟月色渡江看。酒酣不识关西道,却望春江云尚残
行至灞上,王昌龄写了一首长诗《宿灞上寄侍御玙弟》,来传达自己强烈的济世之志:
独饮灞上亭,寒山青门外。长云骤落日,桑枣寂已晦。古人驱驰者,宿此凡几代。佐邑由东南,岂不知进退。吾宗秉全璞,楚得璆琳最。茅山就一征,柏署起三载。道契非物理,神交无留碍。知我沧溟心,脱略腐儒辈。孟冬銮舆出,阳谷群臣会。半夜驰道喧,五侯拥轩盖。是时燕齐客,献术蓬瀛内。甚悦我皇心,得与王母对。贱臣欲干谒,稽首期殒碎。哲弟感我情,问易穷否泰。良马足尚踠,宝刀光未淬。昨闻羽书飞,兵气连朔塞。诸将多失律,庙堂始追悔。安能召书生,愿得论要害。戎夷非草木,侵逐使狼狈。虽有屠城功,亦有降虏辈。兵粮如山积,恩泽如雨霈。羸卒不可兴,碛地无足爱。若用匹夫策,坐令军围溃。不费黄金资,宁求白璧赉。明主忧既远,边事亦可大。荷宠务推诚,离言深慷慨。霜摇直指草,烛引明光珮。公论日夕阻,朝廷蹉跎会。孤城海门月,万里流光带。不应百尺松,空老钟山霭。
在长安呆了一段时间后,王昌龄又返回江宁。诗人官于江宁前后有七年之久,但现存这一期间的诗作倒不算多。其中著名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正是这一时期的作品:
寒雨连天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其他诸如《诸官游招隐寺》:
山馆人已空,青萝换风雨。自从永明世,月向龙宫吐。凿井长幽泉,白云今如古。应真坐松柏,锡杖挂窗户。口云七十馀,能救诸有苦。回指岩树花,如闻道场鼓。金色身坏灭,真如性无主。僚友同一心,清光遣谁取。
《送朱越》:
远别舟中蒋山暮,君行举首燕城路。蓟门秋月隐黄云,期向金陵醉江树。
等,也是在江宁任内创作的。而江南秀丽的风光,也带给诗人无限灵感。《采莲曲二首》正作于此时: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天宝七年(公元七四八年),王昌龄又被贬龙标(今湖南黔阳一带):
昨从金陵邑,远谪沅溪滨。
关于这次被贬,殷璠《河岳英灵集》云:
晚节不衿细行,谤议沸腾,垂历遐荒。
《唐诗纪事》亦云:
晚节谤议沸腾,言行相背,及沦落窜谪,竟未减才名,固知善毁者不能毁西施之美也。
他们都指出,王昌龄此次被贬乃因为遭人毁谤中伤所致。
王昌龄的这次因毁被贬,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大诗人李白即是其中一个,正在旅途上的他听说友人被贬荒远之地,不禁赋诗一首:
扬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前往龙标的一路上,王昌龄作了不少诗。在广陵,他与友人刘谞相别:
天地寒更雨,苍茫楚城阴。一尊广陵酒,十载衡阳心。倚仗不可料,悲欢岂易寻。相逢成远别,后会何如今。身在江海上,云连京国深。行当务功业,策马何駸駸。
至南陵,有《至南陵答皇甫岳》诗:
与君同病复漂沦,昨夜宣城别故人。明主恩深非岁久,长江还共五溪滨。
其后王昌龄又有《别皇甫五》诗:
溆浦潭阳隔楚山,离樽不用起愁颜。明祠灵响期昭应,天泽俱从此路还。
在西江上,诗人又创作了《西江寄越弟》诗,云:
南浦逢君岭外还,沅溪更远洞庭山。尧时恩泽如春雨,梦里相逢同入关。
在龙标期间,王昌龄并没因远谪荒蛮之地而一味沉沦于愁苦悲怨当中,而是以其旷达的胸襟,汲汲于诗歌创作中,从而有不少佳作。如《龙标野宴》:
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
《送柴御史》云:
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不仅有这种七言绝句,王昌龄还创作了如《箜篌引》这样的七言歌行长篇:
卢谿郡南夜泊舟,夜闻两岸羌戎讴,其时月黑猿啾啾。微雨沾衣令人愁,有一迁客登高楼,不言不寐弹箜篌。弹作蓟门桑叶秋,风沙飒飒青冢头,将军铁骢汗血流。深入匈奴战未休,黄旗一点兵马收,乱杀胡人积如丘。疮病驱来配边州,仍披漠北羔羊裘,颜色饥枯掩面羞。眼眶泪滴深两眸,思还本乡食牦牛,欲语不得指咽喉。或有强壮能咿嚘,意说被他边将雠,五世属藩汉主留。碧毛毡帐河曲游,橐驼五万部落稠,敕赐飞凤金兜鍪。为君百战如过筹,静扫阴山无鸟投,家藏铁券特承优。黄金千斤不称求,九族分离作楚囚,深溪寂寞弦苦幽。草木悲感声飕飗,仆本东山为国忧,明光殿前论九畴。簏读兵书尽冥搜,为君掌上施权谋,洞晓山川无与俦。紫宸诏发远怀柔,摇笔飞霜如夺钩,鬼神不得知其由。怜爱苍生比蚍蜉,朔河屯兵须渐抽,尽遣降来拜御沟。便令海内休戈矛,何用班超定远侯,史臣书之得已不。
尽管如此,但毕竟是被贬来到荒远之地,王昌龄还是不能不有作为“逐臣”的郁闷,如上引的《箜篌引》诗中已可清楚见出,而其《武陵田太守席送司马卢谿》一诗,更直接道出自己的“逐臣”身份:
诸侯分楚郡,饮饯五溪春。山水清晖远,俱怜一逐臣。
唐肃宗至德元年(公元七五六年),王昌龄得以离开龙标。至于何时离开,未见史籍说明;至于离开原由,则当是这年唐肃宗初即位,而行大赦之令:
七月甲子,上即位皇帝位于灵武……御灵武南门下制曰:……可大赦天下,改元至德。内外文武官九品已上加两阶、赐两转。
由于史料的缺乏,对于王昌龄离开龙标后的去处,只能由目前所见作大致估计:大赦后的王昌龄,被任命为江东某职。因此,离开贬地龙标后,王昌龄的行程由龙标而赴江东任上。在武陵,他与朋友作别云:
皇恩暂迁谪,待罪逢知己。从此武陵溪,孤舟二千里。
到九江,诗人有《九江口作》:
漭漭江势阔,雨开浔阳秋。驿门是高岸,望尽黄芦洲。水与五溪合,心期万里游。明时无弃才,谪去随孤舟。鸷鸟立寒木,丈夫佩吴钩。何当报君恩,却系单于头。
从诗中可以看出,这时已届花甲的诗人,犹是豪情满怀,雄心不减。
但不幸的是,第二年(公元七五七年),诗人在返乡途中,经过谯郡时,却为谯郡太守闾丘晓所杀。对此,《新唐书》载云:
(王昌龄)贬龙标尉,以世乱,还乡里。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张镐按军河南,兵大集,晓最后期,将戮之。辞曰有亲,乞贷余命。镐曰:王昌龄之亲欲与谁养?晓默然,遂杖杀之。
关于张镐杀闾丘晓事,《资治通鉴》亦载云:
张镐闻睢阳急,倍道亟进。檄浙东、浙西、淮南、北海诸节度使及谯郡太守闾丘晓,使共救之。晓素傲很,不受镐命。比镐至,睢阳城已陷三日,镐召晓杖杀之。
至于因何原由,闾丘晓杀害了王昌龄,则史无交代,而今不可知。
一代名家,就这样结束了他的人生之旅,终年六十岁:而其颠沛一生、最后竟不得善终之不幸处,不能不令人扼腕叹息,痛惜不已。
四、诗家一天子
现存的王昌龄诗计有一百八十余首,其中绝句约占一半,而七绝又约占绝句的百分之八十四。王昌龄的七绝,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也高,几乎篇篇皆佳作,以致诗人有“七绝圣手”之称。
七绝在有唐一代,发展迅速,到盛唐时期,几乎所有诗人皆有篇制,且成就极高。其中又以王昌龄在此中用力最勤成就最为卓著。关于此,清人宋荦《漫堂说诗》云:
诗至唐人,七言绝句尽善尽美,自帝王、公卿、名流、方外以及妇人女子佳作累累;取而讽之,往往令人情移,回环含咀,不能自已,此真风骚之遗响也。……太白、龙标,绝伦逸群。龙标更有“诗天子”之号。杨升菴(音安)云:“龙标绝句,无一篇不佳”,诚然。
王昌龄的七绝,成就极高。历代的评论家往往将其与李白相提并论。如明代焦竑(音宏)《诗评》说:“龙标、陇西真七绝当家,足称联璧”。王世贞《艺苑卮言》谓:“七言绝句王少伯与太白争胜毫厘,俱是神品”。清人叶燮《原诗》说:“七言绝句古今推李白王昌龄”。但二人风格又不同,如胡应麟《诗薮》所言:
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少伯深厚有余,优柔不足,怨而不怒,丽而不淫。余尝谓古诗、乐府后,惟太白诸绝近之;《国风》、《离骚》后,惟少伯诸绝近之。
试比较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与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诗,即可看出二人之不同来。
《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前诗中,太白送孟浩然,临江而别,伫立楼头,翘首而望,直到帆影向空而尽,浩荡江流接天无际。把情深望苦之意,全然融化于这一幅送行画卷当中。而王昌龄之送辛渐,诗的重心则明显落在后两句上:一设问,一作答,两用两个比喻,玉壶本是纯洁之物,更于中置冰心一片,真是个一尘不染,寓深意于委婉之中,乃借送友而抒其自身胸臆矣。
由此二诗可以看出,太白绝句长于写景,情寓景中,意畅语内;而昌龄绝句以抒情为主,景物描写乃情感抒写的渲染与补充,意在言外。太白诗信口而成,无意于工而自工;昌龄诗则锤琢洗练,婉丽浑成。
王昌龄的七绝,在心理刻画,揭示人物内心活动方面尤其令人称道。如其《长信秋词五首》中的: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静卧南宫清漏长。
真成薄命久寻思,梦见君王觉后疑。火照西宫知夜饮,分明复道奉恩时。
第一首纯是以物写人,从梧桐叶黄、深夜寒霜降临,直到熏笼、玉枕的了无颜色,皆暗示出这些物背后的那位女主人公的韶华青春,就在孤独寂寞中渐渐逝去。那种无奈的凄楚,深刻的孤寂,在“静卧”与“漏长”的矛盾冲突中,更见突出,令人不忍深思卒读矣。
后一首诗则在梦时与觉后、此地冷落与西宫夜饮的两相对比冲突中见出女主人公的孤寂哀怨与无奈的情感。尤其是“复道”二字,更是细腻、传神地暗示出正受着君王宠幸的另一位女子将来的命运遭际的与己相同,由此又过来写出目前被冷落了的这位女子曾得到的宠幸,从而强化了她而今的孤寂之深、哀怨之重。
再看《闺怨》一诗: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此诗从“不知”到“悔教”,中间用柳色勾动,全力写少妇从憨稚到觉醒的内心活动,贴切逼真,凝练浑成,栩栩如生。
这些作品都充分展示了王昌龄在心理刻画上的高超的艺术手段。
“名著一时,栖息一尉”的王昌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不朽的作品,特别是在七言绝句方面,经他与李白的开拓、发展,写作的人越来越多,势力越来越大。据《全唐诗》统计,在其所收的四万多首唐诗中,七言绝句竟有七千余首,不可谓不多也。唐以后,诗人们沿着王、李二人开辟的道路,把七绝这一诗体,发展到了更高的艺术境地上。
Comments | NOTHING
Warning: Undefined variable $return_smiles in /www/wwwroot/zanpo.cn/w10/wp-content/themes/sakura-3.x/functions.php on line 1096